第485章 主帅(1 / 2)

正如要是有人跟吕布说他战术战争不行,他只会笑笑。

但若是有人跟吕布说他大战略战争不行,吕布真的会急。

算来算去,还是诸葛亮这个张角钦点,身上基本没有什么派系标签的帅才当主帅是最合适的。

指挥大军最关键的事情就是表面的名与实际的实。

名代表的是你要用什么名声。

这一战,张角会亲自前往,作为太平道的教主,诸葛亮是张角点的帅,名这个事情直接借用张角的名号便可。

实便是诸葛亮的“亲卫军”,代表诸葛亮能够如臂发指的中军。

诸葛亮当了一年半的内阁学士,没有像其余几位帅臣一样,拥有自己的“方”。

恰如董卓的飞熊军,曹操的虎豹骑,吕布的狼骑......

而与其熟悉的南征军又没有参与这一战。

一个统领百来万人的主帅,没有一支与自己熟悉的中军,这太可笑了。

好在洛阳一直屯有太平军这一支最精锐的大军。

张角也愿意将这支军队作为中军。

七日后,清晨。

诸葛亮从自己府邸中醒来,天色已然大亮。

取来搪瓷脸盆装满清水洗漱了一下。

这搪瓷脸盆是城中新出现的物什,用时兴的话就叫时髦。

洗漱完毕后,诸葛亮拿起准备好的棉制士人袍穿在身上。

自从南征军拿下扬州后,扬州便大力开展了棉花种植,加上纺织机的兴起。

如今棉布做的衣服已经走进千家万户,成为与麻布、丝绸这些材质一般的常见衣物。

堂外的人听见堂内传来动静,转身从厨房取出早已准备好的吃食。

诸葛亮的早餐很简单,便是一碗小米粥和两个鸡蛋,旁边再配上些许小菜。

诸葛亮知道今天是四方帅臣与各地重臣回到洛阳安排自己所定下方略的日子。

快速的把两个鸡蛋解决掉后连同陶碗里的小米粥一股脑的喝下,紧接着直接向洛阳北宫走去。

迎接几位帅臣的地点不是国师府,只能是作为如今政治中心的洛阳北宫。

咚!咚!咚!

嘭!嘭!嘭!

钟声和鼓声同时响彻洛阳北宫附近区域。

正是敲钟聚臣,擂鼓聚将之意,诸葛亮心知这是自家主公和部分臣子已经抵达了北宫。

诸葛亮迈入宫门,径直朝着如今北宫第二大的宫殿走去。

道路上,诸葛亮还看到了一些同样脚步匆忙的同僚。

稍一进门,映入眼帘的,正是端坐于主位的张角,底下有几排椅子,分别按照序列而坐。

董卓、曹操、赵云、吕布四人坐在最前面,其部属将坐尽皆在主将身后。

董卓身后,华雄,郭汜,李傕诸将。

曹操身后,曹仁,夏侯惇,夏侯渊诸将。

赵云身后,张任,张绣,典韦诸将。

吕布身后,高顺、张辽、臧霸诸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