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2 / 2)

北燕王他们从不体恤兵将们的苦楚,只顾着自个儿骑着高头大马。

相比于大邺皇帝,那就不一样了。

高已一听,再回头去瞧这些推着囚车的小兵。听口音能知道,这些人都是他们北燕人,这会儿都投降福政了。也不知福政给他们灌了什么迷魂汤药,这会儿竟一个个为福政说起了好话。

想到这儿,他忍不住地“呸”了一声,哼道:“那福政也不是个东西,从头到尾都在利用我。这段时间他一直让人跟我说,父王不顾我的死活,疯狂要灭大邺全军,这种鬼话我会信?!福政那厮,不过是想挑拨我和父王之间的关系罢了!”

话虽这么说,可这些投降的北燕兵们,却是知道这是实情,奈何他们都知道高已的脾气,这会儿,他们只能一个个缩着脑袋,什么话都不说地推着囚车,向前走去。

囚车颠簸,晃晃悠悠。本是艳阳的天空,不知何时,竟然从天边滚来浓厚的墨云。眼见着,阴冷的风便直面而来。

小兵们推着囚车,尽量快地向前走去,奈何他们已经走了一天一夜了,这会儿早就精疲力尽了。

更何况,这条路并不好走。

没有修过官道的路途,鲜少有人经过。再加上附近的小山,河流,泥泞之处众多,眼见着,暮色渐浓,再往前走,恐怕会不辨东西了。

正当这些推着囚车的小兵们向后询问,是否该继续向前时,突然,天空一阵闷雷炸响,转瞬间,淅淅沥沥的春雨便从不远处迎风而至。

今儿的春雨竟然很急,周围又没有个树林或房屋可避雨。正当这帮人乱做一团之时,这场淅淅沥沥的春雨忽而变大,转瞬间便是噼里啪啦地闷头砸将了下来。

高已破口大骂:“不是说福政要寻个天气好,雨水少的地儿吗?他娘的,现在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这场雨来得又大又急,周围又没个可躲雨的地儿,这帮人往前走也不是,往后倒退也不是。

正当他们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忽而从军队的正后方,快马加鞭地赶来一帮兵将,他们带来足够的雨棚,并连声安慰道:“雨棚足够,大家稍安勿躁。这会儿皇上正为大家想办法,他也在淋雨中,大家莫急!”

高已听了,气得连话都说不出,其他小兵们都可以进了雨棚躲雨,奈何他自己,还站在高高的囚车上。

雨水倾盆地砸在他的脸上,将他淋了个湿透。

他本就又累又饿,这会儿还遭遇这般天气的蹂躏,心底的闷气根本无处发泄。

他所在的囚车后头,是一大帮尚未投降的北燕兵将。

这些人有两三千,他们带着铁锁链和脚铐,艰难地跟随着囚车一路前行,也早就累得虚脱了。一见有雨棚,个个也顾不得什么,钻进雨棚,便是瘫倒在一旁。

地上的雨水成溪,泥泞之处遍地都是。

高已回首望着这帮人,气得冲着漫天大雨,吼道:“本太子还在这儿呢!你们这会儿倒是见不着我了?!”

风声较急,雨声阵阵。高已的声音,就这么淹没在无边的雨夜之中。

正当高已气急败坏地疯狂大骂之时,突然,一匹高头大马从后头急奔而至,骑马者手握油纸伞,遮在了高已的头上。

高已凝神一瞧,此人不是别人,正是他骂了好半天的易长行!

易长行呵斥随行而来的其他兵将:“朕说过,要善待北燕太子,你们怎么光顾着自己避雨,不给他想办法的?!”

这话一说,一众兵将赶紧上前,将蓑衣,斗笠给高已穿戴好,又将雨棚什么的,高高地撑在囚车上。

高已顿时没了火气,他恨恨地瞥了一眼易长行,并阴阳怪气地道:“呵,好人都给你做了。”

易长行只当做风大雨大,没听见高已说话,这会儿他调转了马头,对着身后的一个将领说了些什么,不大一会儿,那将领疾驰而去。

易长行转而对高已说:“这段路前后无人,又没个遮挡,前方再过两三里虽是丹阳,但这会儿你父王在丹阳坐镇,见着我们的人不辨是非就盲目砍杀,这会儿断然不能轻易靠近。这么的,等会儿朕让人把你身上的铁锁链给拿下来,进了雨棚,舒舒服服地吃一顿热乎的。”

高已听得一愣一愣的,直到易长行离开之后,他脑子里才浮现了一句话:这狗皇帝,到底说的是真的还是假的?

不论是真是假,总之,没过多久,便有好几个小兵上前,开始解开囚车上的铁锁链,打开囚车,搀扶着腿脚已然麻木到快要不能行走的高已,下了车。

但是,高已的脖子上,手脚上,还戴着铁锁链,这个倒是没人能解开。不过,这会儿他终究是可以钻进雨棚,倒在地上,精疲力尽地仰面休息了起来。

他疲惫得什么话都不想说,不知又过了多久,雨棚外传来熙熙攘攘地喧哗声,甚至还有叮铃哐啷地敲打声,间或从密集的雨水中,飘来隐约的肉香味儿。

雨棚里,除了高已以外,还有其他几个尚未投降的北燕兵。这会儿,他们一个个都睁大了眼睛,向着雨棚外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