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进站的时候傅京笙停了下来,转身回望,段勇依然站在原地看着他们俩。
夜色中傅京笙高举右手,用力挥动,告别挚友,山高水长,不知道这次一别下次见面又是什么时候了,但真正的朋友,即使离得再远,即使多年未见,那份友情也不会因此褪色。
谈湘看着隔着栏杆两人认真告别的场景,这一刻,她真的好羡慕他们能拥有如此珍贵的友情。
伴着火车的晃动,日出时分,傅京笙和谈湘到达了目的地。
列车到达大理站,按照事先约定好的,傅京笙准备先送谈湘去酒店入住,然后自己按照段勇给的地址去找老杨。
他这次来并没有提前和老杨打招呼,他知道,只要说了,老杨肯定会躲起来不见他的。
火车站出站口要比机场热闹多了,卖鲜花的,卖饰品的,卖吃食的,有招揽生意的挑夫,有拉生意的旅馆伙计。
谈湘跟在傅京笙的后面往外走,只一个没留神,就跟丢了,转头间前面已经没有了傅京笙的身影。
谈湘踮起脚尖四处张望,一番寻找,在不远处看到了傅京笙的背影,他好像在找什么人。
谈湘从人群中穿过,朝着那个傅京笙的方向走去,她的行礼可还都在傅京笙手上呢。
傅京笙在人群中七拐八拐的,谈湘也就跟着他七拐八拐的,然后谈湘就看见他抓住了一个人的手臂,停在了原地。
谈湘气喘吁吁的赶了上去,惊讶发现傅京笙抓到的那个人竟然是个独臂,他右手的空荡荡的衣袖,此时正被傅京笙紧紧地握在手里。
傅京笙开口说话了,他的语气里有生气,但更多的是心疼。
“老杨,这就是你和我们说的过得很好是吧?你不是说你已经装上义肢了吗?你不是说你在家里开了个小卖部吗?你既然出来当挑夫,那为什么不愿意来京市帮我!”
这个被叫做老杨的黑脸汉子很明显不想在这种情况下遇见熟人,他别过了头,语气淡淡地说道:
“京笙,我那不是去京市帮你,是你帮我,我老杨有手有脚的,哪里就需要别人来帮了,你要挑东西不?不要的话我就先去忙了。”
老杨想要把袖子从傅京笙手里拽出来,可偏偏傅京笙就是不放手,一个想走,一个不放,最后,三人就这样大眼瞪小眼的坐在了马路牙子上面。
这两个人明明都有很多话想和对方说,却不知道怎么开口,在这种情况下重逢,即使是多年好友也会放不下身段,无奈,谈湘先开口了。
“杨大哥,你家还有空房呀,还能住宿呀?”
老杨听了连连摆手拒绝道:
“那不行,那不行,我家简陋的很,姑娘你一看就是大城市来的,可住不惯我们那,要不我帮你把行礼挑到酒店去吧。”
“简陋点有什么关系,我来这里就是感受当地风土人情的,正需要有个当地人给我当向导呢,要不杨大哥你帮我这个忙吧?”谈湘继续说道。
“我不行,我不行,我笨嘴笨舌的,我给你介绍我们村的后生好不好,他们能说会道的。”老杨急的脸都红了。
“好呀,那先带我们去你们村吧!”谈湘微笑着说道。
说完,谈湘就站起身来先走了,往前走几步,回头看两个人还没跟上,她假装着急地催促道:
“两位大哥走快点啦,我不认识路呀!”
老杨见无法推脱,赶紧站起身来抢过谈湘的行礼放在了担子上,挑起扁担健步如飞的走到了前面,傅京笙见次情形也站起了身跟在了后面。
其实这两人久别重逢,心里都是很高兴的,只是因为这见面的方式太尴尬,才一时间下不来台,这回儿谈湘给他们递了个台阶,他们也就顺势下坡了。
没一会儿三人就走到了大路边,傅京笙正准备伸手拦出租车,却被一旁的老杨给打断了。
“费那个钱做什么,我家就住在码头边上,去前面坐船直接就能到,你们跟着我走就行。”说完杨胜利直接挑起行礼大步的往上船点走去。
别看刚才他那副一言不发的样子,杨胜利其实是个很热情好客的汉子,几人上了船后,他就一直站在谈湘身边给她介绍一路看到的风光,反倒是把傅京笙给晾在了一边。
谈湘也很是好奇,以前来大理的时候她都是直接打车去的古城,没想到在这个年代还可以坐船过去呀,真是不一样的体验。
正如杨胜利说的那样,坐船真的很快,大概二十分钟的样子,船只就在码头靠岸了,码头很简陋,使用木头搭建成的,码头上有一块牌匾,牌匾上的油漆都剥落的差不多了,匾面写着四个字:才村码头。
原来杨胜利说的码头是才村码头呀,这可是个好地方,这趟她算是来对了。
下了船,谈湘和傅京笙跟在杨胜利后面沿着洱海往前走。
一路上杨胜利和遇到的村民们打招呼说话,村民们有的扛着锄头,有的拖着渔网,老的小的,只要见到面,他都能亲切地喊出称呼。
大概走了五分钟左右,杨胜利在一处房屋前面停了下来,房屋对面就是洱海,景观绝佳,房屋本身显得有些老旧,外墙的白石灰脱落的大半,屋前的木柱也能看出是上了年头的,杨胜利小心翼翼的把担子上的行礼找了处平坦干净的地方放下,朝着屋里面喊道:
“媳妇,来客人了!快出来迎客咧!”
话刚落音,一位梳着发髻带着头巾,身穿浅蓝色上衣,下着蓝色宽裤,脚穿绣花的鞋的妇女走了出来,她身后还跟着三个小孩,最大的看上去八岁左右,小的才三岁的样子,走起路来还摇摇晃晃的。
女子脸上洋溢着笑容,热情地把谈湘和傅京笙迎进了屋,孩子们则好奇的跟在了他们后面。
穿过铺了青石板的院子,进入内堂,屋内有些昏暗,女子赶忙打开了灯,点上了煤油。
“你们今天就在这吃午饭,我家这样子待不了客,我们村有做客栈生意的,我过去看看,帮你们找间好房间。”杨胜利说完和自己妻子嘱咐几句就匆匆出门了。
女子拿出两只碗给谈湘和傅京笙到了茶水,捋了捋额头的散发略显拘束却又大方地说道:
“你们是远道而来的客人,又是我家老杨的朋友,来到这里就像回家一样,千万不要客气,有什么需求可以和我说,你们喊我杨大嫂就行,也可以和我家大娃说,我先去给你们准备饭菜,你们坐,坐下喝茶!”
杨大嫂说完就去里面忙活开了。
来人家做客,主人家为了招呼他们忙得无暇理会他们,傅京笙和谈湘互相对视了一眼,瞬间就接收到了彼此的信号,他们可不想坐着干等吃现成的,既然来了,就先自己出去看看吧。
谈湘从挎包里拿出橘子味的糖果,对着扒着门框偷看他们的三个娃娃招了招手,待三个娃娃走进了,她把糖果塞进了他们手里,弯下身子对着最大的那个娃娃说道:
“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呀,带我们去外面逛逛好不好。”
“报告!我叫杨天福,大家都叫我大娃!阿妈说要照顾好你们,我可以为你们带路!”杨大娃里正站好,字正腔圆的回答道。
谈湘和傅京笙被这小家伙一本正经的样子逗笑了,看来杨胜利夫妻把孩子教育的很好,身上干干净净的,行为举止也都很有礼貌。
大娃在前面带路,两人跟在后面,谈湘注意到杨胜利家旁边的那两间房子都是空着的,门上挂着重重的铁索,这可真让人好奇。
“大娃,这两间屋子没有人住吗?这两家人都去哪里了呀。”
“这两间也是我们家的呀,爷奶去世后就没人住了,里面什么都没有了。”
大娃说着就低下了头,他想起了小时候跟着爷奶在里面玩的场景,那时他太小,只留下个很模糊的印象。
大娃昂首头,满脸自信地说道:
“阿爸说了,等以后赚了钱就把这两间屋子重新翻新一下,这样我们家就有三间屋子了,我们兄弟三人以后就能住在一起了!”
看着这连成一片的房屋,还有屋前不远处的洱海,谈湘脑子里冒出了个念头,或许,她的民宿计划,可以先从大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