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佶兴奋地挥袖,“桓儿密信中说,仅石见银矿一处,每年就能产出八十万两!还有佐渡、生野等矿,加起来何止百万!”
百官闻言,顿时一片哗然。
不知谁说了声“来了!”
赵佶整了整衣冠,百官立刻肃立。
......
甲板上,李世民负手而立,猩红披风在晨风中猎猎作响。
李世民眯眼望着远处码头上黑压压的人群,嘴角微扬:“爱妃,你看爹爹那翘首以盼的模样。”
柳海魅抿唇轻笑:“太上皇怕是等不及要见那些...咳咳,倭国特产了。”
舱门突然打开,赵构顶着两个黑眼圈钻出来:“皇兄,臣弟昨夜连夜清点完毕,十二名倭女一个不少。”
说着挤眉弄眼地压低声音:“个个都是雏儿,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尤其擅长...按摩。”
李世民瞪他一眼:“滚去整理仪容!待会儿若出纰漏,朕把你塞回倭女堆里!”
赵构缩了缩脖子,一溜烟跑了。
柳海魅忽然轻"咦"一声:“官家,码头右侧那队人马...”
李世民顺着她手指方向望去。
只见一队身着飞鱼服的皇城司精锐护着一顶杏黄轿辇,悄然停在百官后方。
轿帘微掀,露出半张雍容华贵的脸庞——正是皇后朱琏。
"皇后也来了?"
李世民有些意外,随即了然,“是了,谌儿定是缠着要来接朕。”
想到年仅十岁的太子赵谌,他冷峻的面容不由柔和几分。
......
码头栈桥上,赵佶已经迫不及待地往前走了几步。
李纲连忙劝阻:“太上皇,船还未靠稳...”
“无妨!”
赵佶摆摆手,目光灼灼地盯着越来越近的官船。
他能清晰看到儿子晒黑的面庞,还有那身沾着海风气息的金甲。
“桓儿!”
赵佶突然高喊,声音竟有些哽咽。
船头,李世民一怔。
他没想到赵佶会如此失态,但很快反应过来,单膝跪地行了个军礼:"儿皇参见爹爹!"
这一跪,顿时让码头沸腾了。
“吾皇万岁!”
“恭迎陛下凯旋!”
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中,官船终于靠岸。
跳板刚刚搭稳,赵佶就提着袍角快步上前。
李世民连忙迎上去搀扶:“爹爹当心!”
父子相触的瞬间,赵佶突然压低声音:“人呢?”
李世民嘴角一抽,无奈地朝后方官船使了个眼色:“都在'船舱里,由三弟和九弟亲自挑选的。”
赵佶顿时眉开眼笑,拍着儿子肩膀高声道:“吾儿平定倭国,功在千秋!”
......
皇后朱琏牵着太子赵谌的手,静静站在人群外围。
十岁的小太子踮着脚尖,急得直拽母亲衣袖:“娘娘,谌儿想去看爹爹!”
朱琏温柔地按住儿子肩膀:“谌儿乖,等爹爹见过祖父和大臣们...”
话音未落,李世民已大步走来。
“爹爹!”
赵谌挣脱母亲的手,像只小豹子般扑进父亲怀中。
李世民一把抱起儿子,在他脸蛋上亲了一口:“长高了!功课如何?”
“太傅说儿臣《论语》背得好!”
赵谌骄傲地昂起小脑袋,突然压低声音,“爹爹,九叔偷偷告诉我,您带了会跳舞的倭国姐姐回来...”
朱琏顿时红了脸:“谌儿!”
李世民哈哈大笑,单手抱着儿子,另一只手牵起皇后:“回宫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