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2 / 2)

她一个人走了这样久的路程,结果,却是在这皇陵的副陵中,见到了她的皇兄。

而这一切,都是多亏了易长行。

她不知道自己到底哭了多久,总之,这想法刚在她胸口中萌生,她便缓了缓悲痛的思绪,想要回首去对易长行说一些感激的言辞,谁曾想,带着她来到冰棺旁的那个将领,突然用震惊的眼眸看向她的身后。

项晚晚诧异望去,却见地陵的入口处已有大批兵将靠近,他们似乎一个个都在俯首听命,紧急地等待着易长行的指令。

却见易长行神色匆匆,似是在对旁边的一个人说着什么。项晚晚凝眸望去,这会儿方才发现,站在易长行身边,正俯首听命的,不是别人,正是兵部尚书葛成舟!

似是一场山雨欲来,风满楼。

项晚晚赶紧擦去眼泪,拾阶而上。由于距离太远,她琢磨着自己是不是看错了。

可她越是向着入口处奔去,拉近了距离,越是肯定了自己的所见。

尤其是,还有几十步远就要靠近时,葛成舟以及他身后的一众兵将忽而对着易长行下跪行礼,之后便是撩袍离开前,葛成舟冲着她的一瞥。

严肃,冷静,尊重,敬畏。

葛成舟这股子毅然决然,俯首听命,甘愿为臣的模样,惊得项晚晚怔在了原地。

地陵的入口处,不大一会儿,便再度恢复了原先的死寂。

项晚晚用惊恐的眼眸望着易长行,还有这几十步的距离,她忽而恐慌地走不动路了。

一个能在万千尸骸中找寻到皇兄云规遗骸的人;

一个领兵打仗,对所有地形皆了然于心的人;

一个拥有世家身份,府兵训练有素仿若皇家的人;

一个能够让兵部尚书葛成舟对他下跪行礼的人……

一个恐慌的念头,仿若搭在弦上的利箭,张弓拉满,一触即发,却在项晚晚的脑海里轰然划过。

“婉婉!”易长行大踏步而来,走近了这几十步的距离,他着急道:“宫中有变,我现在得赶回去一趟。”

这句话仿若抚慰干涸心灵的春雨,一下子让项晚晚心底的恐慌,消失了一小半。

可项晚晚依旧是有些惊诧地凝望着他,说不出半个字来。

易长行继续道:“自对外宣告驾崩以来,福昭隐忍了这么些天,终于开始行动了!婉婉,有些新仇旧账,我终于要开始对他清算了!”

项晚晚就这么怔怔地看着他,忽而明白了。

是了。

福昭是端王,是福家的人。

福政驾崩之后,最想也最该登基的,便是福昭了。

可这么些天,整个大邺金陵城上下,没有听说一星半点儿新帝登基,或者朝臣拥护谁为王的消息。

反观现在的易长行……

易长行要跟福昭算新仇旧账了。

这么说,易长行府中的一切,以及他背后所谋划的一切,其实,都跟福家那个高高在上的权位有关。

如此这般,一切便能说得通了。

项晚晚当然支持了。

只要是能让福家倒台,大邺的天下,将来是由谁来做主人,她并不在意。

她甚至在心头隐隐觉得,如果大邺的未来,乃至已经毁灭了的卫国的未来,一切都由易长行接手的话,她会更放心。

于是,想到这儿,项晚晚的脸色方才稍稍舒缓了几分,并对易长行点了点头,说:“嗯,你要小心。”

“我已安排人送你回府,这段时间可能时局较为紧张,如果我今夜稍晚的时候还没有回来,你就先休息。”易长行不放心地叮嘱道。

“好。”不知怎的,项晚晚忽而心头热血澎湃了起来:“福昭终究是端王,也许他背后安排了什么局也未可知,你一定要保护好自己。”

易长行牵起她那双略微有些冰凉的手心,轻声道:“婉婉,你放心。为了你,为了卫国本不该流血长河的伤痛,我也对福昭做了个局。”

项晚晚一愣,心底所有的猜测更是正视了几分。

“婉婉,我答应过你的,凡是欠了你的,我都会一点一点儿的,为你讨回来!”易长行一瞬不瞬地望着她,再一次认真地说。